本站首页 | 高教动态 | 理论探讨 | 转型发展 | 教学改革 | 政策法规 | 研究园地 | 资料下载 | 友情链接 | 学校主站 

今天是:
理论探讨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理论探讨>>理论探讨>>正文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2011-06-07 08:46 刘智运(武汉理工大学高教所)(《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1期)(gjzx) 

    一、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却一直把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首要目标,注重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大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

    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高等教育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育人为本”的机构。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变化,促进了大学从组织形式到办学功能不断拓展,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始终是大学办学的根本。科学大师钱学森一直非常关心培养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去世后,“钱学森之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时代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笔者认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大学的使命。当前学生的个性特长、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对未来角色定位、求学意愿、态度、价值观等都呈现出明显多样化趋势,高校生源结构和毕业生流向也显得日益复杂和多元,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内在特殊规律性的必然反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首先要坚决冲破传统教育观念,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理念;其次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般来讲,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所不同。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照搬了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强调专业教育,形成了一套窄、专、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在当时人才紧缺的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专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在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那些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的大学生越来越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因此,重新审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改革势在必行。早在1983年,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我国新时期教育的方向,其核心就是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今天,在以人才为第一资源的21世纪,对人才素质及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走出一条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路。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含着理念、内容、制度、技术等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有四个,即: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教学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在这四方面下工夫。高校必须在深刻认识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深入思考,制订出适合学校发展且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出创新人才的方案,把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完善,使教育质量得到保障和提高。

    二、        明确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是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具体要求,也是大学人才观的集中反映。从组织管理角度看,培养目标是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始于目标,也终于目标的实现。因此,大学教育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质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确保大学人才培养应有质量的前提。在人才培养目标问题上,我们首先要坚持培养目标的共性要求。(1)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人类、社会、环境及国家负责的精神;(2)具有国际视野、世界胸怀和国际社会适应能力;(3)有自我发展和创业、创新的能力;(4)有高尚的情操和职业道德等。然而就目标个性而言,则必须体现本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必须体现大学自身的历史、传统定位和条件等。譬如,斯坦福大学的培养目标是“造就有文化教养的,有实用价值的公民”,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目标是“培养能改变世界的人”,牛津大学立足于培养各行各界的领袖人物,等等。这都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这些大学的要求以及这些大学自身办学的历史条件及传统。这就是培养目标的作用。

    培养创新人才,首先我们必须有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然而,当前我们对创新人才素质还缺乏深刻标准的研究,也并不太清楚。而美国大学就不一样。他们不仅关心人才培养目标,并且能与时俱进地研究培养的标准。譬如,普林斯顿大学在本科生培养目标的12项标准设计中就包含了创新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具有清楚的思维、表达与写作的能力;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推理的能力;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的能力;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具有观察不同科学、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针对这一具体明了的培养目标,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不仅有的放矢,而且有依可循、有据可查。美国大学的经验对我们具有借鉴作用。

    三、        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1.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将教学活动诸要素联结起来的结构和实施教学的程序和方式。传统的传输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基于认识论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发展形成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将其概括为五段教学法,即:预备、想象、联合、概括和应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由教师通过口头讲解、文字阅读、直观演示等手段传递知识,学生则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练习巩固、领会运用等手段接受知识,最后由教师考核和学生自我检查来检验掌握知识的情况。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不断置疑,得到了不断改进。但它至今乃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

    传输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完全由教师控制,可根据预设的学生共同认知规律进行操作;教学效率高,可同时对大批学生实施同一内容的教学;知识传授系统,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某一方面的知识系统地呈现给学生,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一条捷径。然而,其缺点也是明显的: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作用;过分强调对知识的继承,忽视了对知识的批判和创造,将教学过程看成是知识的静态传递过程,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不利于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意识及能力培养;过分强调共性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健康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的过程。教学过程有四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与传统的教学过程相比,现代的教学培养过程必须发生一些变化。教师和学生不能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而应该能够平等对话,互相质疑甚至相互批判、启发,共同指向学术的深入和一种共同为学术而奉献的境界。

    近年来,人们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尽管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构、形式和特征等尚待深入探讨,但由于它能充分体现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受到了格外重视。对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表达,还有待进一步从实践中进行概括和完善。从其内涵出发,我们认为,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累积为基础,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主要有四个,即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教学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在这四面下足工夫。

    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的综合运用。这些学说的基本观点是:学习过程与科学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育者应建立一种合适的体系,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鼓励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这样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2.     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新的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三个突出”:(1)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2)突出研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3)突出知识、能力、素质三维度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发生重大变化,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和控制者,而且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引导者和推动者;学生不单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且是主动学习者、自主构建者、积极发现者和执着探索者。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迫切的学习愿望、强烈的学习动机、高昂的学习热情、认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从自己的认知结构、兴趣爱好、主观需要出发,主动地吸收新的知识,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将其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从而充实、改造、发展、完善已有的认识结构;让学生自主选择和决定自己的学习活动,依靠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习的目标,形成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使学生在学生中有强烈的创新欲望,追求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追求创造性的学习成果。同时,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也十分重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估等教学要素进行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完成各种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研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创新教育的教学理念。研究性教学在知识观上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多不同,更加强调知识的创新性和实践性,注重通过研究和实践来建构知识和发展知识。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功能上与传统教学模式也有很大区别,从传递和继承知识转变为体验和发现知识,从记忆知识转变为运用知识来发展创新思维与创新品质。法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言: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通过研究性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来呈现知识的开放性和发展性,引导和鼓励学生在继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发现前人尚未解决和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用新思路、新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有效知识信息,对现有知识进行思考、判断、质疑、改造、灵活运用以及创造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知识、能力、素质三维度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积累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并进。强调能力和素质对人才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知识是基础,没有知识,能力与素质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力是知识外化的表现,素质是知识内化的结果。从教育角度看,能力和素质是知识追求的目标。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不只是占有知识,还要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知识是死的,能力和素质是活的。一个有能力的人可以在一定知识基础上不断获得知识和创造新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从上面对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特征十分符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适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因此,推行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应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四、        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六个要点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具有高水平的师资、高水平的学科、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条件和优质的生源,具备了实施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条件。因此,要将推进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放在“软”环境建设上。要树立新的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要积极探索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式和管理机制。在具体操作上,要推进“三个密切结合”,即:教与学的密切结合、教学与研究的密切结合、课内与课外的密切结合。

    其中教与学的密切结合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在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融为一体。教学过程为师生共同参与、互动、互进的过程,师生间应建立起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这需要教师主动转变角色,积极投身教学实践,投入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交流与沟通,达到教学相长。第二层含义是教师不仅要施“教”,而且要问“学”。要遵循“以学论教”的原则,强调“教主于学”,即教之主体在于学,教之目的在于学,教之效果在于学,教师天职为教,其责为学,有教无学,无异于不教,教与学不可分家。

    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的六个要点如下:

    一是教师要既从事教学,又从事科研。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里,不从事教学的教师,不能称其为教师;不从事科研的教师,不能成为好教师。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师从事科研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甚至将科研视为“主业”的现象任比较突出。教授不教和教授教不好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里,教师搞科研并不难,但教师特别是著名学者、教授投入教学比较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政策导向、评价和聘用机制以及分配制度等多方面考虑。

    二是科研资源要向大学生全面开放,包括各级各类科研实验室、各种科研仪器与设备、各种科研信息与资料等。将科研项目向大学生开放,让他们参与其中,亲历科研过程,感悟科研思想,激发科研兴趣,训练科研能力。要鼓励科研实验室,利用优质科研资源,为大学生开设科研体验课,把学生带到学术前沿,让他们感受“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学术意境。

    三是开设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要专门为大学生设置科研训练项目,并将其纳入培养方案。教育部正在实施的“质量工程”中“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正是为了推进大学生的科研训练。在美国大学,无不设有本科生研究计划,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制度。

    四是增设研究性实验。实践是创新之根本,认识源于实践,又由实践来检验;能力在实践中养成,又由实践来衡量。要大量开设研究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探求知识,找到创新知识的感觉。实验室要从时间、空间和内容上全面开放,为学生创造实验的环境和氛围。

    五是将研究引入课堂,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造,变“知识课堂”为“研究课堂”。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使课堂爆发出求知、探索与创新的“生命活力”。变“讲堂”为“学堂”,变“学生”为“学者”,使学生摆脱“只听不想、只学不问、只知不识”的状况,在创造性地获取知识的同时,在科学素养、科学思维,科学道德、洞察能力、评价能力、批判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严谨作风等方面也得到训练与提升。

    六是课内与课外密切结合,将原先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为以“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这是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有删节)
关闭窗口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10 陕ICP备 06001643号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