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高校党建基本规律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和自主创新的重要条件,也是处理高校党务工作中若干重要关系的依据。我们党经过80多年来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这是研究高校党建基本规律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认识与探索高校党建基本规律的理论依据和强大的实践动力。要开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就要深入研究党建工作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上的规律性,切实做好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那么,如何把握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规律呢?笔者认为,应从三个层面来把握:一是从党建地位与作用层面上,实现对学校教育的引领、服务和方向保证,二是从党建途径与方法层面上,实现对校园人精神塑造、与业务工作融合、构建活动载体;三是从党建过程与绩效层面上,实现以机制激活绩效、以制度保证绩效、以评估提升绩效。
一、突出党建三个主体作用,确保高校中心工作科学发展
高校是国家高等教育的实施基地和实施主体,而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任务的落实就是高校的中心工作。高校党建必须始终坚持以学校中心工作为核心,围绕推动学校落实教育任务来展开,充分实现党建工作的三个主体作用,即实现对教育目标的引领、教育过程的服务和教育方向的保障。高校党建三个主体作用的实现是确保学校中心工作科学发展的关键。
1.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实现学校教育目标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是我们党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作了明确的诠释,制定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方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实基础”的首位要素。高校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责任主体,为达到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实现学校教育的这一神圣目标,学校党委务必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理论引领学校教育的一切工作向着“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目标而展开,充分实现党建的引领作用。一是依据党的发展与教育发展关系理论,引领学校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依照规划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学系(部)不断探索先进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二是依据党建学科与学科党建关系理论,引领学科党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研究,不断探索学科党建目标和学生成才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目标。三是依据党的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关系理论,引领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活动,鼓励师生积极申报与承担省级、国家级重大专项课题,实现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等战略领域里取得重大突破目标。四是依据德育与人才质量关系理论,引领学校师生形成科学的人才质量观,牢固树立创建高水平大学目标和人才资源第一目标。这四个基本点的引领,是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核心所在。
2.突出党建服务作用,推进产学研工作
产学研工作是学校中心任务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教育过程的展示平台。党建工作在这个平台上不是被动的、抽象的、无为的工作,而是主动的、具体的、有为的工作。其主动性是通过党务部门的设置,对产学研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监控,按照党的要求和学校特点与实际,实现方向性把握;其具体性是通过党务管理,按照学校的根本任务,制定促进产学研发展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激励机制,使之作用于具体项目;其有为性是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对产学研的实施方案进行过程的推进和环节的服务。这就是党建工作的服务性功能所在。
高校党建工作就是要充分展现出主动性、表现出具体性、发挥出有为性。一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杠杆,服务于师生。重在校园人的爱校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与学校发展共荣辱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这是推进产学研工作发展的思想基础。二是以建章立制为抓手,服务于产学研工作的机制建设。高校党建工作就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建立健全政策机制、制度机制、激励机制、体制机制,促进产学研工作的相互推进与共同协调发展,特别是毕业生质量与学校发展规模效应、教风学风与师德学德的协调发展。三是以干部管理为重点,服务于干部队伍建设。干部是产学研工作的骨干力量,没有一支好的干部队伍,也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学研工作。毛泽东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依靠干部联系党员和群众,实现对教师队伍的坚强领导,不断推进产学研工作。严格产学研骨干和干部选拔任用标准,检查督促干部职责的落实。
3.突出党建保障作用,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高校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力军,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办学实践,遵循教育规律,创新办学理念,实现办学质量科学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原则和根本宗旨。这个原则和宗旨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办学目标、建立办学长效机制的有机统一。高校党建工作就是要为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目标、办学机制的科学发展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这种保障功能表现为:一是对领导体制的保障。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我国现代大学根本领导体制。要不断健全这一领导制度的实施细则,使党委工作和行政工作职责化、规范化、程序化。这是政治保障的核心。二是对办学指导思想的保障。高校党建作用于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时,必须首先明确学校的属性。不同属性的高校(比如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和定位,以此来确定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科技科研、办学特色等目标定位。这是政治保障的关键。三是对学校管理的保障。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内涵贯彻落实到学校办学事务的一切工作中,把党建管理融入到干部管理、人事管理、团队管理中,以优质的党建管理作用于办学方向。这是组织保障的核心。四是对组织主体作用的保障。及时科学地设置与成立教学院(系)的基层党组织,大力开展党建活动,充分发挥院(系)二级党委或党总支、党支部在办学方向、目标、机制建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这是组织保障的关键。
二、围绕党建三个重心,实现高校党建路径和方法创新
党建路径和方法问题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的着力点。创新高校党建路径和方法就是要紧紧围绕学校党建三个重心,即党建改革重心、质量党建重心、学生成才重心,实现这三个重心的有效路径和方法是:着力打造校园人的创新精神,不断促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业务工作的融合,大力构建学生党建活动载体的平台。
1.围绕党建改革重心,着力打造校园人的创新精神
党建改革是党建发展的前提,党建发展是党建改革的必然结果;没有党建改革,就没有党建发展;党建要发展,就必须要改革创新。党建改革与党建发展始终体现在“人”。来源于人,作用于人;离开了人,就离开了一切。所以,高校党建改革的真正动力来自于校园人的“创新精神”,正是校园人的这种精神在进一步的解放思想中不断得到升华,才使得党建改革不断深化、党建工作不断发展。这种精神的力量是外因作用于内因的结果。笔者认为,内因是校园人的爱校意识和责任意识,外因是国内外高校的发展态势和校园各种不同形式的党建活动凝结而成的优良环境与氛围。因此,积极打造有效外因要素、不断提升内因品位,是塑造校园人创新精神的着力点,是高校党建路径和方法的必然选择。一是依据校训不断创新校园的人文环境,营造具有校训内涵的文化氛围,因为校训是校园人“精神”的集中体现。例如,清华大学的校训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校把校训的内涵充分体现在校园的环境设置中,包括校内直通大道、竹林绿化、人工湖美化、图书馆与研究实验室建筑的图形结构等,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自强不息与开拓创新。二是把学校的改革成果用不同方式进行宣传,深入人心,鼓励创新。又如,一年一度的教育教学与科技工作、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年度工作部署三种类型的全校性大会宣传、资料汇编宣传、校报与校园广播宣传、表彰文件的宣传等。三是以党建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活动大力促进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以不断创新打造校园人“精神”的外因条件和提升内因品位的价值追求。
2.围绕质量党建重心,促使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
党建质量与质量党建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党建质量是指党建本体工作过程的效果评价,而质量党建是指党建内涵作用要素实施的效果评价,它包括党建路径和方式方法的创新。质量党建是高校党建工作所追求的目标。高校党建工作就是要以质量党建为重心,只有实现质量党建,党的工作才有活力。高校质量党建主要方式是实现与教育教学业务工作的有效融合,使之作用于业务工作,为育人提供方向性保障。最主要的应实现以下三个融合:一是依据思想政治工作原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专业课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专业课教学中的学术观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紧密联系的,只有教师的思想政治观点正确,才能提高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育实效、学习实效,特别是提高应用能力的实效。二是依据“三育人”机制效用原则,实现管理、服务的示范岗与教学名师示范岗的有机融合。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是学校机关、教辅、后勤等部门的职责要求,教学育人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职责要求,设立示范岗、开展评优活动是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三是依据意识与行为的关系作用,实现爱岗敬业教育与教改、科研活动的有机融合。爱岗敬业是教师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教改、科研是教师业务工作的核心。只有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岗位意识、职业意识,才能促进教师做好教改、科研业务工作的自觉性。
3.围绕学生重心,构建“活动载体”平台
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的主体,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目标。高校党建工作要紧紧抓住学生党建这个主体,促成大学生明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充分认识“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学生党建的主要路径和方法要突出以活动为教育载体,彰显寓教于乐的实效性。学生成才教育的党建活动,应实现以下五个结合:一是实现知识传承的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相结合。二是实现各种基地(如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等)的实践活动与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的结合。三是实现成才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如名人访谈活动、创业成功者宣讲活动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活动(如党校的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班、党员教育培训班、学生党支部干部教育培训班)的结合。四是实现校内的科研科技比赛活动与大学生肩负历史使命、服务社会的暑期“三下乡”活动的结合。五是实现思想道德教育、学风学纪教育的争先创优活动与大学生德才兼备教育的党员发展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结合。这五类活动有课内课外的,有校内校外的,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注重党建三项建设,确保高校党建工作绩效性
党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这项工程是由党务职能部门各个环节的工作所构成,没有各个环节的党务工作过程及其过程实效,党建工作就不可能有绩效、出成果。高校党建工作要达到绩效目标,其核心是学校党委及其职能部门关于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规章制度、考核评估体系等方面建设与完善以及学校各级党组织的执行与实施过程的实效性。
1.注重长效机制建设,激活党建绩效
高校党建工作绩效最根本的来自于长效机制的科学构建与实施过程的有效实现。高校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突出和谐校园建设、强化教育教学质量工程而展开。应建立健全以下长效机制:一是严格学风学纪、考风考纪、各类竞赛规则,鼓励特长发展,形成学生成才的激励机制。二是建立健全校内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发布重要信息,形成民意畅通的表达机制和师生积极参与的动力机制。三是坚持向校内公布奖惩、调查、评比结果,主动接受师生监督,形成民主监督的管理机制。四是建立校领导联系教学系(部)、机关处(室)联系学生班级、党员联系学生寝室制度,形成与群众互动的服务机制。五是健全民主评议党员、评议干部和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形成科学的考核机制。党建工作绩效性的激活规律高度体现在党建长效机制构建模式之中。如果长效机制构建严密而科学、运行过程严格而规范,党建工作绩效性激活程度就高、就大。因此,构建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必须注重学校的党建实际、内容的整体推进、运作的坚持不懈、构建的与时俱进与开拓创新。
2.注重规章制度建设,保障党建绩效性
规章制度重在制度的体系和章程的约束力,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既是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步骤,又是党建工作管理的重要方式。订制度规范党建工作、按制度开展党建活动是党建绩效性显现的重要特征。“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制度建设是一项最具根本性和保障性的建设。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关键,民主科学地制订制度,严格规范地执行制度,及时认真地总结和检查制度,实事求是地改进、完善和创新制度,形成依章建党、依章管理的工作机制,不仅有效提高学校党建工作质量,而且能推进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依制度规划党建,照制度实施党建,用制度推进党建,遵制度做好党建,这是党建工作取得绩效的根本保证。高校党建工作应着力四个方面的系列制度建设与实施:一是校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处系级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勤政廉政制度构建与实施过程实效;二是基层党总支、党支部的全方位制度构建与实施活动实效;三是中层干部队伍、师生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制度构建与实施过程实效;四是师生学术科研规范管理制度构建与实施过程实效。这四个方面的系列制度构建与实施既是高校党组织在保证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关键所在,又是高校目前难度最大、敏感性极强、实施运行最薄弱的环节。
3.注重评估体系建设,提升党建绩效性
对高校党建工作实行考核评估制度既是不断推进高校党建创新的重要举措,又是高校党建长效机制建设的内涵要求,更是高校党建目标管理的基本方略。依据内外因变化关系和激励理论,党建工作考核评估是外因和手段,促进高校党建工作深入作用于办学事务、激励学校提升科学发展的内驱力是内因和目的。因此,按照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1998年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的要求,深入开展评建工作,夯实党建基础,充分实现和达到高校党建工作评估体系规定的6个一级指标、30项评估内容的基本标准,这是高校党建的核心基点。有效做好考核评估体系建设工作,注重党建内涵发展,充分显现高规格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绩效性、党员干部在教育教学中先进性高度体现的绩效性、领导班子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的能力建设绩效性,这是把握党建工作绩效性评估的关键所在。高校党建工作考核评估应以党务部门自我评估为前提、以群众评估为基础、以社会评估为纽带、以上级党组织评估为标尺,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绩效性。
对高校党建工作三个层面、九个支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基本规律探索,既是做好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深化党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需要,又是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以求高校党建工作的开拓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