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更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水平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应用型人才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作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课程和教学环节是细化后的学校标准得以落实的着力点,关系到培养标准中所规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否真正得到落实,是能否培养出符合培养标准要求的工程人才的关键。如何建构课程体系,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视阈下课程体系内涵
课程体系是指教学中诸多课程互相联系而构成的整体,这个体系以一条主线由互相联系的课程构成,或者说是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课程体系是学生精神世界的主要源头。建构课程体系就是为学生做“精神配餐”,而研究课程体系建构理论就是探索学生“精神配餐的规律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企业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3 + 1”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其中,培养目标的制定突出应用型特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从事工程制造、工程施工、工程运行或专门技术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具备工程师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工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在这种视阈下,课程体系建构必须满足工程应用型人才对上述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建构适应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通过“3 + 1”人才培养模式将其紧密联系,形成开放的培养体系。“3”重点是一体化设计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专业能力培养的主要环节,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验、实践、实训教学等,改革培养方式和途径; “1”以规定的能力培养要求为目标,学校联合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目标明确的企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计划,并根据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嵌入相关专业课程和项目训练,把需要在企业环节中完成的工程能力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二、课程体系建构的主要内容
在课程体系建构内容上,应当从三个层面进行: 一是宏观层面,学校要采取顶层设计的思路,根据学校的定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包括共同知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二是中观层面,各学院( 系) 根据学校的框架,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根据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建构相关专业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的课程体系,进行相关专业通用大平台建设。三是微观层面,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社会需求、课程内容的衔接,建构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视阈下课程体系建构关键在于“3+1”的“3”如何落实,不能只是修修补补简单压缩,而是要真正在3 年内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合理把“1”的学习内容落实好。
对于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通过进行社会需求分析,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工程项目为牵引设置课程体系,搭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工程实践课程、工程文化课程等四大平台。
通识教育指高等教育阶段面向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陶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学生所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通识的“通”是融会贯通的“通”,不是以知识形态表现出来的,而是一种智慧的形态,是一种思维、一种精神、一种悟性、一种灵气,是触类旁通的“通”。通识的“识”不仅是知识的“识”,更是认识、见识和胆识。因此,对于通识教育应当进行深入的理解。例如,数学知识是所有理工类专业的学生需要的共同的知识,不能说开设了数学课就重视了通识教育。应在教学过程中更强调数学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领会到数学思维的魅力,能够融会贯通地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同时还能用数学理论寻找到所有理工科专业的共性,这才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
对于“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当根据课程内容合理整合课程,通过浓缩、精心提炼,整合出8~10 门“专业核心课程”,这并不意味着减少课程,而是以核心课、主干课为主线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指能体现本专业特征的那些最基础的、最本质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不会随学科专业的发展而淘汰,能够帮助学生架构专业思维、逻辑思维,为学生终身学习,提升能力的课程。
同时,按照通识教育知识体系、专业教育知识体系、综合教育知识体系等三大知识体系设置具体课程,达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专业能力,不同专业培养学生的不同思维能力,作为工程师培养应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能力。综合教育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课程体系建构的具体措施
1.围绕培养目标建构课程体系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可见,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育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人的能力和人格培养的倾向,建立了应当适应人的需求并促进人的发展,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以及人的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育人为本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合理课程体系建构首先应当明确培养目标,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应当体现教育的根本要求。而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应该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其可行性的根本标准。大学应树立多样化人才培养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地培养人才。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构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最终要为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适应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课程体系建构应在专业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优势和特色,制定培养标准。将专业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依据知识能力大纲对课程进行整合,以确定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内容。在通识教育部分,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改革,实施分类(学科专业类) 、分层(学生能力和兴趣) 教学。在专业教育部分,全面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设计专业教育体系;根据专业特点构建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大类相同的考虑构建统一平台,并鼓励跨院系(部)共建共享专业大类基础课程,为培养宽口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在综合教育部分,着重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后备工程师的素养,充分考虑素质拓展与科技创新教育。
建立以工程项目为牵引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开设“专业导论课”,请校内骨干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来讲解各专业的“前世今生”,让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作为工程师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融入“工程文化教育”理念,使学生在了解如何做工程的同时,还要升华“工程师的道德”,孕育出更具工程素养、团队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卓越人才”。
3.突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应当突出其中心地位,可以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方式等来实现对实践教学的优化。
(1)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一是在培养方案中对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安排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理工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比例约30%,经管文法艺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比例约20%。二是不断加大实践教学基础设施条件的建设力度,通过教学平台建设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有机结合,不断打造实践教学平台。三是健全制度,对实践教学的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如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开题、指导、评阅、答辩等环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实现对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强化毕业设计(论文)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真题真做,使毕业设计(论文)不仅能真正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能真正接触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问题。
(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不断深化实践教学内涵和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构建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课堂由通识教育实践教学、专业教育实践教学(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和专业综合)两大模块组成; 第二课堂包括素质拓展与科技创新教育。重视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实践教学的内涵不断优化和更新实践教学内容,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不断增加,实验方法手段不断提升。
(3)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校企联合开展校园科技(工程)文化活动、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等,形成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促进卓越人才脱颖而出。
四、结语
课程体系改革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于其建构的内容与措施我们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课程体系构建还必须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考试方法统一思考,包括借鉴CDIO的理念。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应考虑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进行企业课程的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总之,只要牢牢把握“育人为本”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为出发点,深入挖掘课程体系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之路。(本文有删节)
(作者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
转摘自《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