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 高教动态 | 理论探讨 | 转型发展 | 教学改革 | 政策法规 | 研究园地 | 资料下载 | 友情链接 | 学校主站 

今天是:
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研究园地>>研究成果>>正文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析
2013-11-13 10:02  

   

杨行玉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产物,在升本初期的“转型”发展中,肩负着建设合格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和迎接教育部合格评估的艰巨任务。

   一、大学文化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初期最易忽视却尤为重要的发展要素

   1、大学文化建设没有统一标准,也没有硬指标和硬任务,容易被忽视。在新建本科“转型”发展过程中,绝大多数学校以升本为契机,以制定战略发展规划为切入点,以教育观念的大讨论、教育教学思想的大解放为突破口,以完善各项制度为保障,狠抓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强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彰显大学的使命和责任,努力实现转型发展和内涵升本。上述内容因有本科教学评估的指标体系指引,各高校干的如火如荼。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常常忽视了大学文化建设,忽略了文化建设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或者将大学文化建设片面化、表象化,弱化了其丰富的内涵,严重影响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内涵升本和内涵发展。尽管一些及高校的管理者、研究者也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因为是软任务、软杠子,各高校也抓的良莠不齐。

  2、大学文化建设的效果的隐性化和慢效化特点不符合一些教育管理者的“政绩”观。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优秀人才,人才的培养是靠大学文化的化育。大学文化建设,根本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和师生思想实际,深入探索大学文化的内涵,以及对师生的导向功能、教育功能、熏陶功能实现的途径。大学文化的功能和任务决定了它是效果隐性化,长期建设,见效缓慢。因而不能马上出杰出校友、不能引来项目和资金、不能是排名靠前、不能获得荣誉,甚至很难用数字罗列相应成果。没有办法体现出“政绩”,还很花费人力物力,难以调动一些管理者的积极性。新建本科院校建设任务繁重,这一现象也更为突出。

   3、大学文化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最重要、最基本的任务。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大学是通过什么培养人才的呢?回答是文化。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亦即培育人。”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大学传统、大学精神,实际上是大学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新建本科院校缺乏的正是这一点,没有传统,更没有形成自己的精神,文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二、加强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的几个突破口

    1、不同类型学校合并升本后文化融合是首要建设目标

    我国现阶段新升本院校建立的历史背景和主体构成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高职高专类院校独立升本;二是由高职高专类院校合并升本;三是高职高专类院合并办学条件比较好的中专学校升本。其中联合、合并升本比例比较高。基于这样背景因素,合并升本的院校呈现出其办学历史、服务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管理的体制、运行机制,教职员工长期形成的价值取向、教育教学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特征等各方面的不同,必然导致其不同的文化观和文化特征,转型期以及学校今后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差异,直至冲突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因而,注重这类新升本科院校文化的融合,成为其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大学文化的根本任务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激活广大师生文化创造力的过程,就是一个丰富大学文化的过程”。这类院校文化融合建设的目的是基于学校历史积淀而成的文化传统,坚持包容并兼的原则,围绕自身的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学科建设、培养模式取舍、转化、派生、共荣,逐步形成自己的大学文化,使之成为来自不同层次院校,不同办学历史,所持不同教育观念和行为习惯教职工的共同价值取向和文化标识,形成学校文化的主导价值观。

    2、大学文化培育是建设的根本任务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大学文化培育的过程。在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培育和建设具有自身特点又能反映大学文化普遍特征的文化是其应有之义,应尽之责。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学文化的培育尚缺乏整体的规划,愿景与措施脱离,大学文化所包含的各要素之间如: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以及反映大学精神载体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缺乏应有的逻辑关系,尚未形成一条清晰的主线和自己的核心理念,常常满足于各种理念性词汇的罗列和堆积,核心理念与局部性职能理念相背离,有的甚至冲突。新升本院校在大学文化的培育上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取舍原则。它解决的是是大学文化培育和生成过程中,保留和发展什么的问题。对在专科教育或中等专业教育阶段所形成的学校文化,按历史的发展过程和现实的状态,判断其合理的成分与程度,判断它在本科教育历史条件下是发展、是不足、还是过度,及其分布状态与特点,以此判断的基础上作出取舍。哪些需要继承、发展、创新,哪些需要舍去、抛弃,哪些符合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原有的基础上,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改造、转化,形成适应本科教育的新的大学文化。二是顶层理念原则,他解决的是怎么发展的问题。大学文化的培育要贯彻顶层理念原则,抓住反映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的深层思想与精神。哈佛的“与真理为友”、牛津的“追求卓越”、北大的“兼容并包”、清华的“厚德载物”精神等,体现出大学的崇高学术追求,和崇尚真理的坚定信念,是大学文化的顶层理念。在新升本院校中,也有一些顶层理念设计鲜明的院校。比如,安康学院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三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秉承“笃学、尚行、励志、创新”的理念,以此引领学校文化发展。三是系统性原则,它解决的是实现什么和如何实现大学文化功能的问题。大学文化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规划,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和锲而不舍的培育、建设。围绕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构建各要素之间,各要素与核心要素之间水乳交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并充分体现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体制,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中,体现在广大师生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的行为之中,反映在广大师生关于学校属性和功能、发展模式和实践路径的认识和追求上。要注意防止文化培育中的离散化和表象化现象。

    3、处理好学术文化与行政文化的关系是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大学是一个学术组织,也是一个带有一定管理功能的文化组织。作为学术共同体,没有学术就无所谓大学。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存在着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失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分割和对立,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替代和压制的现象。从而导致其在文化导向上呈现出学术文化与行政文化失衡、错位、缺位。新升本院校在行政、学术组织构建上依然遵循了官僚科层制,在制度设计上过多的效仿了一些办学历史较长的本科院校的做法,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在新上升院校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行政文化占主导地位,学术文化处于从属地位是新升本科院校大学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除上述组织构架上的原因以外,从办学定位上看,这类学校属以教学为主的教学型大学,办本科的历史不长,学术氛围不浓,学术类型属于传播性、推广性学术,学科优势不明显,原创性研究成果少。从学术组织人员的构成上看,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图书情报委员会等学术组织是由在各自学科领域中起带头作用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组成的,他们当中的绝大数又担任着学校领导、教学和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这种行政与学术的交叉任职,强化了行政权力。以行政管理思维管理学术事务,甚至替代了学术权力。学术资源的配置也容易被拥有行政资源的人垄断。因而,进一步界定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界限,确定学术本位的观念,强化学术民主制度建设、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权益,改善行政管理模式,营造尊重学术的大学文化,建立学术文化与行政文化共生共融、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新升本科院校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的基本思路。

    4、处理好大学文化的一元与多样性问题是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一元是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给中华文化注入了先进的思想内涵,是指导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根本指针。这是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不能动摇,不可偏离的。要始终站在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的制高点,坚持不懈的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体师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使之入耳、入脑、入心。多样就是正确对待大学文化中的多样文化形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学科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行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等。既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新升本院校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又要尊重师生思想个性和思想选择,促进不同学科、不同学派、不同观点学者的对话交流,允许多样文化的交融,形成文化和谐发展的局面。

    5、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是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传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轮子。”就新建本科院校而言,文化传承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国外先进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二是传承学校办学历史中所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内涵。同时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文化活力之源。新升本科院校的办学实践在不断发展,其大学文化也必然不断被突破与赋新。既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积淀,不断提炼。

    6、立足个性文化与地域文化建设,彰显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的特色

    新升本科院校在文化建设中要彰显特色与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特色,特色的本质是文化个性。著名教育家叶澜认为:“学校个性文化的形成取决于学校领导对自己学校历史中形成的文化传统的把握和辨析,对当代社会变化和学校大文化使命的把握,对目前学校师生状态以及他们不同生活背景形成的文化特征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形成体现和适应本校办学理念的文化追求。”由此可见,新升本科院校文化个性的建设和办学特色的凝练,首先体现在符合自身办学历史,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的办学理念上,这个办学理念是自己的而不是概念上的照抄照搬他校的,而是得到全体师生认同,并自觉的创造性的体现在各自日常教育实践中。其次是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学术文化、行政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校风、教风、学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结构,校园文化的内容和载体无不体现出个性特征。学校类别不同,学科不同,反映大学文化的个性特征也不同。

   地域文化是指新升本科院校根据区域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与特色。新升本科院校大多处于地级市,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校地合作,共建平台,着力推动教育资源社会化和社会资源教育化,主动担当起发展区域文化的历史责任。如南阳师范学院充分利用“四圣文化”,即“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探索出一条颇具特色的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湖南吉首大学以湘西民族文化打造出自己的文化品牌;再如新升本院校安康学院则通过共建汉水文化研究,围绕“三沈文化”,汉调二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言研究等,建设自己的优势学科,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在繁荣地域文化中发挥引领辐射和示范效应。在文化的自觉中,践行了自己的使命和职责。与此同时,优秀地域文化中丰富内容,又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优势资源。

   总之,新建本科院校要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统筹处理好大学文化融合与培育、学术文化与行政文化、文化的一元与多样,文化传承与创新、个性文化与地域文化等问题,谋求大学文化的繁荣,用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安康学院副校长,研究员)

关闭窗口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10 陕ICP备 06001643号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