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 高教动态 | 理论探讨 | 转型发展 | 教学改革 | 政策法规 | 研究园地 | 资料下载 | 友情链接 | 学校主站 

今天是:
理论探讨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理论探讨>>理论探讨>>正文
 
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
2012-06-06 15:01 别敦荣(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gjzx)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成为政府主管部门、高校和社会广泛关注的课题,为此,政府和有关高校设置了一大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区,进行创新探索。但关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究竟是什么,还并没有一个能够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看法。在参与一份有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意见咨询报告的起草时,笔者发现,专家学者对之尽管不乏共识,但也存在诸多分歧。因此,科学地界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对于有效地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三重维度

    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尽管高校承担了重要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但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仍然是其不可动摇的核心职能。在现代开放社会中,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不只是高校自身的事情,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也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包括高校内部教育教学各要素之间建立起来的关系样态,而且包括高校、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等各相关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样态。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建立的稳定的、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显著影响的关系样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建立起来的。不论它涉及多少主体,高校都是其中具有主动建构功能的主体,其他主体的作用是由高校所要求和规范的。当今时代,高校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利益相关者由此而变得多元而复杂,致使其超越高校而成为需要多种社会组织参与的活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稳定性,一经建立便对人才培养具有广泛而深远的规范和调控作用。由于路径依赖的原因,改革往往只能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或弊端进行矫正或更新,若非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努力难以达到重建之功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一旦形成,不仅决定人才培养的方式和途径,而且决定各种相关组织机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决定人才培养的各种要素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从而从总体上规范人才培养过程,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关系样态,人才培养涉及校内校外多元主体和多种要素,这些主体和要素之间所建立起来的稳定关系,即主体关系样态和要素关系样态就构成了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方略对其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这种稳定关系可以是主动建构的,也可能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目积月累“自发”形成的。

    就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元素而言,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重维度进行认识,当然,三重维度之间并非截然分开的关系,而是存在诸多交叉联系。宏观维度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高校之外更广泛的范围所建立或形成的多样化主体关系样态。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科技欠发达的时代,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主要局限在内部,宏观层面所发挥的影响有限。在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科技发达的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放性目益增强,外部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等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有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同,发挥的作用也存在差异,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宏观维度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涉及高校、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等,有的国家或高校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的则建立了官、产、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论宏观维度的人才培养模式表现为什么形式,高校都是建立或形成这些模式的主导力量,其目的是为了汇聚各方的资源和条件,为人才培养工作创造更优越的环境。

    中观维度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所高校层面建立或形成的多种教育教学要素的关系样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是多种教育教学要素交互作用的过程,如何将各种教育教学要素组合起来,建立与办学理念和特色相吻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等教育目标,是所有高校都不能回避的课题。高校教育教学要素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技术与方法以及教学环境与条件等,其中,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可能构建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通才和专才是高校两个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显然,与之相应的培养模式是不同的。在教育实践中,有的高校倡导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的高校则选择了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同的模式下,各教育教学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及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由于受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传统和集权管理体制的影响,所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表现出明显的共性突出,个性不足。

    微观维度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高校实际教学活动中,主要围绕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方式所形成的关系样态,在一定意义上,等同于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教学活动中的关键要素,任何人才培养工作的努力最终都要通过教师和学生方能产生实际的教育效果,所以,师生关系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典型的师生关系样态是高校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以教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十二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主要是从微观维度阐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的,它所提出的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和注重因材施教的改革措施,赋予了师生关系以新的内容,对于构建新的师生关系,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工作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当然,由于历史继承的关系,不同时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有其合理的关联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懈的改革,不论是主体关系样态还是要素关系样态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也应该承认,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本身的复杂性和改革的长期性,改革还没有取得根本的突破,任务依然非常繁重。

    总体而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传统的。它是在传统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环境中产生的,所培养的人才符合当时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在当今时代,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成为高等教育进步的阻碍力量。

    在宏观维度,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开放性不足,高校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未能形成有效的互动与合作关系。人才培养模式的封闭性不但影响到高校开拓人才培养的社会资源,弥补自身教育资源的缺陷,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削弱了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有学者称之为教育基本规律。但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但理论教学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而且实践教学遭到弱化或虚无化,有的高校的实习见习采取“放羊”的方式,让学生各显神通自己寻求实习见习单位,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封闭办学,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当今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已经不单纯是高校的责任,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不仅是高校所培养人才的接纳者,而且还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合作伙伴。因此,建立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中观维度,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各种要素之间关系的建构主要是为了培养知识传承性人才,没有着眼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成为主要的目标,甚至是全部的目标,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资源的配备、活动的组织安排、技术和方法的运用以及管理考核评价等,都是围绕知识的传播和理解记忆进行的,尽管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得到了提倡,但从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看,这些提倡并没有能够得到落到实处,没有能够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毫无疑问,知识的学习是重要的,但知识的学习并非人才培养的本质目的,学习知识是为了培养态度,开发认知,训练技能,陶冶感情,使学生成为热爱生活、敢于创新、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的现代社会公民。所以,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不能止于知识的学习,应当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迈进,培养创新型人才。

    在微观维度,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足,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始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学生只是盲目的知识接受者和被动的学习任务承担者。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担负着知识传授的责任,讲授教学法成为教师最常用的方法,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讲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教材知识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二者往往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学好教材、听教师讲课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一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基本上都是教师的讲授时间,学生成为课堂上的听众或看客;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课堂教学时间都被教师的讲授所占用,课外的学习也主要是预习和巩固教材知识,以及应付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基本上没有主动地探究和研讨的时间,而且课程学习一般也没有探究和研讨内容与活动安排。这样一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就被简化为“满堂灌”模式或“填鸭”模式。显然,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可能培养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尽管有关各方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及其严重后果,但由于问题的解决涉及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并非只是师生的事情,所以,改革的进展还不尽如人意,师生关系还需要进一步转型。

    三、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不仅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维度的各个方面,而且涉及高校内外诸多因素。总体而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当以构建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适应性和有效性,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根本目标,周密设计,分步推进。由于密切相关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环境的变革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所以,在当今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当以微观维度的改革为重点,大力改善师生关系,与此同时,对中观和宏观维度的模式进行适应性改革,为师生关系的改善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微观维度的改革应当紧紧抓住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行为,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自主学习的新模式。教学不是简单的信息传播和接收过程,而是师生通过信息媒介,进行精神互动、生命意义再造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养成态度、发展认知、训练技能和陶冶情操的过程。教学任务的完成不在于教师讲完了全部教学内容,而在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素质的目的。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当重新定位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改革旧的“满堂灌”模式或“填鸭”模式,全面解放学生的学习生产力。教师应当转变角色,由传统的“讲师”转变为导师,减少讲授,增加问题设计、答疑解惑和方向引导,增强教学工作的学术色彩,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学生应当转变角色,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自主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合理计划学习时间、任务和进度,通过个体或集体的探索研究,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身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中观和宏观维度的改革应当针对师生角色的转换和关系的调整,提高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能力,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构建更灵活、更开放的新模式。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落脚点在师生行为,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在于教学过程中师生行为的有效性,从根本上说,中观和宏观模式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其与师生行为的互动效果,也就是其对师生教学活动的支持作用。传统的模式对师生教学行为与活动规范限制多,支持服务少。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当变限制为支持,在中观维度,更新人才培养目标,由继承型倾向转向创新型导向,深化教学管理与评价,给予师生更大的自主发挥的空间,使师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在宏观维度,高校应当主动走出去,扩大人才培养工作的开放性,加强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深度合作,将合作关系落实到教学活动上来,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高校行政管理进行相应的改革,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在高校行政化体制下,师生往往被作为管理对象而接受管理,丧失了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建设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当改变行政化倾向,行政部门应当转变职能,由以行政管理和监督为主转变为以服务和协调为主,切实做到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和为学生服务,为新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创造良好的条件;政府主管部门应当改革过度集权管理,变刚性的、统一的政策要求为弹性的、多样化的政策激励,减少直接干预,为教师和学生转变教学行为,建立新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有利的环境。(本文有删节)

             (作者简介: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转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11期.

关闭窗口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10 陕ICP备 06001643号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