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 高教动态 | 理论探讨 | 转型发展 | 教学改革 | 政策法规 | 研究园地 | 资料下载 | 友情链接 | 学校主站 

今天是:
转型发展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转型发展>>转型发展>>正文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问题、挑战与回应
2016-09-19 15:56  

                                                                       王洪才

    2013年6月,在教育部推动下我国一批地方本科院校组织起来成立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开启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转型的大幕[1]。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这一系列举措表明,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无法回避。但许多地方本科高校仍然心存疑虑,因为他们对于谁应转、谁先转、转什么、怎么转和如何评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并不清晰,这些问题亟待回答。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是个别的还是普遍的

     这是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转型中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转型是普遍的,是大势所趋,而非仅仅涉及部分学校,更不是个别学校。这样一个回答就能够打消许多高校领导人的顾虑,坚定应用导向的办学方向。表面上看,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转型似乎不成问题,他们大部分本身就脱胎于应用性比较强的专科或高职院校,因而他们走应用技术发展道路比较顺畅。然而事实上他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很大,因为他们大多都具有一种“摘帽”情结,希望通过“升格”来改变传统的“职业”身份,现在让他们重新回归职业教育体系,似乎千般努力都化作了泡影。而对于那些老本科院校而言,这种心理压力就更大,因为社会上已经形成了学术性高等教育高人一等的思维定势,而职业性高等教育似乎就矮人半截。显然,这是传统的等级文化心理在作祟,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尤其不适应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发展要求。事实上,无论学术性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性高等教育,最终都需要面向职业市场,只不过职业类型不同而已。因此,我们必须尽快从“职业高等教育矮人一头”的心理中解脱出来,不然就无法突破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这一心理障碍。高校转型发展首先就需要面对这一挑战。

     我们知道,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是大量的应用技术人才,而对理论型人才或学术人才需求非常有限。如果我们仍然继续扩大理论人才的培养队伍,那么不仅无法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而且也会使高校的理论教学与实际脱离的弊端越来越严重。就此而言,向应用技术转型不仅是地方本科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本科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只不过向应用技术转型的程度和要求不同而已。

     实事求是地说,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一个普遍问题,决不是一个个别问题,换言之,几乎所有的地方本科院校都面临一个转型问题,但怎么转,转到什么地方去则是另一个问题。毋庸讳言,国家“转型”政策出台就是基于不少新建本科院校都急于改变自己原来的应用型的形象,盲目走向学术化的途径,希望借此来提高身价,并希望进一步继续升格的现实背景。这种思想已经变成了此类高校一种内在的办学动机,既是一种动员全员职工的手段,也是领导人展示自我政绩和能力的标志。而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走传统的学术型高校发展的老路。很显然这个路径是走不通的,因为他们不具有学术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而且日前学术性高校市场渐趋饱和,竞争异常激烈,新建本科院校基本上没有什么优势可言。所以,除非他们借助已有的应用性专业的基础,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应用型的学术,否则就面临逐渐被淘汰的危险。换言之,随着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低走,入学人口不断下降,招生危机必将逼近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如果他们没有明确的办学方向,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那么在将来的招生市场上会输得很惨。

     所以,只有认清楚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形势,通过建立一种新的品牌形象,牢固地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才能避免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千万不要再走传统的学术型高校的老路。因为即使传统的学术型高校,其本科教育也面临向应用转型的问题,因为纯学科型的发展道路对于本科教育而言是不适宜的。这些高校需要通过加强社会服务环节来提升自己的应用方向的学术研究实力,适应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要求。这告诉新建本科院校,无需再走传统学术型高校的弯路。

     二、哪些高校应率先转型:是老本科还是新建本科

     国家出台“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转型”,究竟政策指向是哪一部分高校呢?换言之,是那些具有办学经验的老本科院校呢还是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呢?从理论上说,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想包袱会更轻一些,因为他们还没有走上真正的学术化的道路,所以顾虑不会很大,而且可以把自己原先的应用性的特质继续发挥出来,即只要提升其应用服务的层次和面向,即可迅速实现转型。这个转型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提升自我品牌的过程,但如果学校领导人认识不到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就可能出现很大的徘徊。事实上,他们面临的竞争压力最大,因为他们的学术积淀比较浅,很难在学术实力方面形成竞争优势。

     相对而言,老本科院校在转型方面则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他们的学术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声望,如果他们转型的话就获得了一种无形资源。如果他们不转型也面临着两头夹击的危险:要进一步提升学术层次很难,因为那些“985”大学和“211”大学已经占据了先机,他们之间的竞争已经处于白热化状态,地方本科院校很难在其中异军突起,除非他们改变发展策略,走应用型学术发展道路。但要走应用型发展道路,则缺乏如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方面的基础,从而在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结构、实践基地建设方面面临的压力更大,因为他们的转型发展应该起点更高。这也说明,转型不应是“一刀切”,不能采用一个模式,而应该依据专业不同、发展定位不同,采用不同的发展方式。进而也说明,转型不应设定一个固定起点,必须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显然,这挑战教育管理者的智慧。

     作为转型改革试点学校,自然应该选择那些转型发展愿望强烈、自身应用型发展机制比较成熟的学校,因为这些学校既具有内在动力,也具备外在条件,从而容易成功,进而容易产生示范效应,能够带领更多的学校成功转型。一般而言,具有“亲产业”定位和“创业”定位的高校,那些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则比较容易实现转型。换言之,高校的市场定位越清晰则越容易实现转变,而市场定位不清晰的高校则转型发展很难。进而言之,那些走向综合化发展方向的高校,那些强调理论教学的专业,都不宜作为改革试点。

     毋庸讳言,目前不少地方在宣传国家政策导向时缺乏深入研究,往往采用一种囫囵吞枣的方式进行,从而使不少地方本科院校颇感困惑,即不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哪种类型,不知自己究竟是转好还是不转好,也不知如果转的话往哪里转,而如果不转的话也怕失去发展机遇。我们知道,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原本就是以应用型为自己办学定向的,特别是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校,他们的专业设置和办学基础应用性都比较强,他们该怎么转?

     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做如此理解:首先,这些学校应该坚定应用型办学方向,不要在学术型与应用型之间进行徘徊,因为只有集中好精力才能办好学校。为此就需要做一些说服工作,说服那些仍然具有升格情结的员工或校友坚持走应用型发展道路。其次,虽然不少学校原先的专业特点就是应用型的,但这无法保证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乃至培养标准是按照应用型特征进行办学的。毋庸讳言,许多标牌为应用型的高校在教学上仍然是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没有改成真正培养应用人才的模式,所以向应用转型是要看实质,而非仅仅看专业的属性。再次,对于向应用转型的政策应该从精神上去把握,而不要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从精神上去把握就是要促进地方本科高校的领导人进行反思,究竟自己所培养的人是否是真正的应用型人才,或者说是否真正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办学了,而非仅仅看专业属性是什么。因为完全局限在课堂内教学是培养不出应用型人才的。这也意味着,要真正转型的话就必须在办学机制上进行转变,这对许多公办高校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这需要真正面向市场。最后,我们认为,那些具有行业特色或很强应用背景的高校应该作为试点高校率先进行转型,他们容易成功,进而容易发挥出示范效应。

     三、高校转型发展目标:何谓应用型人才

     高校无疑是以育人为中心的,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高校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转型高校究竟该培养什么样规格的人才?这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因为它关系到转型发展的评价问题。

     实事求是地说,这个问题是比较大的,也是理论性比较强的问题,因为理论界对这个问题并没有阐述清楚,在此情况下,政府部门也不可能做出一个明确的规定,从而也很难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由此可以看出,理论的导引作用在此时显得非常重要。毋庸置疑,缺乏了一个明确标准,就缺失了明确的目标导向。这既是对理论界的一个挑战,同样对实践者也是一个考验,而且只有两者协同起来才能回答这个问题。虽然国内不少人在做高校分类研究,但基本上是一种经验性的分类,而非一种科学分类,缺乏严格的理论基础,从而对实践的指导和引领意义有限。上海在新发布的《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年)》中提出了“十二宫格”设想[5],即把高校分成综合性、多科性和特色性三个类别,人才培养区分为学术型、应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这样就出现了“十二宫格”。但学术人才与应用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究竟该按照什么进行区分?合理的方式是专业协会分门别类地建设自己的职业标准,他们之间只有技术层级的区别,而无需划分那么细,因为人才的类型都是相对的,很难进行精细界定。一般而言,只有理论人才相对容易确定一些,这是因为从工作性质上可以看出有的人就是从事理论研究工作,从而可以归属为理论人才。当然,从事理论工作不一定都能够成为理论人才,因为人们习惯上认为只有那些在理论上有建树的人才可以称为理论人才。换言之,那些比较成功的理论工作者才称得上真正的理论人才,如果一个人虽然从事理论工作,但却是默默无闻,就很难说他也是理论人才。

     从高校的具体实践看,应用型人才的规格最难界定。如果技能型人才可以采用一定的技能等级进行认定,技术人才可以采用技术级别测试进行,那应用型人才该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测定呢?而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算不算应用型人才呢?从直观上看,应用型人才就是善于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的人,这些就不仅仅是进行理论上论述,而是能够把理论变成实际行动。这意味着他们的理解力是非常强的,善于把握理论的要旨,从而很快地把理论变成行动。难道技术型人才不需要学习理论吗?完全是一种技术培训吗?不言而喻,技术型人才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这就说明,无论什么人才,都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都需要把理论知识变成实际操作。所以,各类人才的区别仅仅是一个相对概念。换言之,学术型人才的理论性最强,应用型人才次之,技术型人才再次之,技能型人才对理论的需求最小。

     但一具体到人才培养过程,这样的区分又变成了一个问题,因为一个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不可能完全是一个规格的,首先是专业性质不同,有的专业理论性强一些,有的就差一些。所以即使在研究型大学中也有非常强的应用性的专业,如会计专业、外语专业、工程类专业等。而即使一般性的本科院校,部分专业也是理论性非常强的,如数理化等,尽管它们也分化出应用类与理论类,但总体上理论性比较强,尤其是它们要求必须以数学为基础,如此就增加了其理论性。其次是每个人的个性特征不同,有的人擅长进行理论思考,有的人则善于实践操作,只不过经过高考选拔之后,同一层次类型的高校的学生之间的同质性强一些,但仍然有不同偏向的区别。所以,进行过分的细化容易造成实践上的困难。为此,西方学者把人才分成两类,一类是偏重理论的,一类是偏重应用的,这种分类虽然比较简单,但也比较实用。因为划分得越细,操作起来也困难,而且越容易造成一种刻板化印象,越容易造成一种标签化、等级化思维,无形中似乎仍然要强化以理论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所以,我们主张按照行业进行技术等级划分,而无需对人才类型进行过细的划分。

     我个人认为,应用型人才实质上是一种通用性人才,虽然具有一定专业性,但专业的适应性比较强。它对人才的交流沟通能力要求比较高,而对专门技术、专门技能要求并不高,所需要的往往是一些通用的技能和技术。技术人才则要求比较专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性更强,如果不经过专门训练就难以胜任。应用型人才培养则需要大专业培养或大类培养,故而专业性不强。

     四、转型发展的关键:如何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毫无疑问,师资问题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如果没有一支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转型发展往往就是一句空话。在过去,许多高职院校提出了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的目标,但至今仍然在路上。在今天,地方本科院校要向应用技术方向转型,同样需要具有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德国高校把在企业的工作经历作为在应用技术院校任职的基本条件,一般要求具有五年的企业工作经历,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拥有一个技术或技能证书,而且要真正懂得实践操作的实际过程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唯如此,技术和技能才可能是活的,才是可以实际运用的,也可以用来指导学生实践实习的。

     目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即所有的高校都注重学术型的教师,不太注重教师的实践经历,也不注重教师是否具有教学实践经验等。这样的同质化现象与当前高校评估标准过分单一有关,因为大学基本上都陷入科研的排名中无法自拔,所以只是单方面地强调应聘者的科研成绩,不关心教师的实践经历如何。显然,这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提升眼前的科研业绩而言是有利的,但对于实现转型发展和持续长远发展及特色发展则是不利的,对于学生成长而言尤其不利。因此,不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来招聘教师,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实现转型发展的一大障碍,必须突破。为此,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建设中应该注重教师的实践经历这一块,注重与企业部门合作,弥补师资队伍实践经历短缺的短板。高校不能为了评估的需要,仅仅通过短期集中培训的方式,以获得技能证书或工程师证书的方式来掩盖自身的实践型师资的不足。无疑,这是对办学者的办学理念的一个挑战。一旦高校认准了应用技术发展方向,就会真正弥补师资队伍不足而非掩盖这些不足。

    此外,地方本科院校师资建设应该转变思路,改变机制,广泛地吸收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与专职的教师队伍组成一个整体,不必完全依靠自给自足的方式建设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事实上,随着市场变化越来越大,高校专业调整的频率越来越高,过分地依赖专职教师的思路并不利于高校对招生市场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适应,而兼职教师队伍则具有这种优势,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办学成本。

     无论如何,必须尽快地弥补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实践经历短缺的短板,因为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决不可能依靠传统的理论灌输方式来培养,必须创造一切机会使学生亲近实践,使学生具有提高自身应用实践能力的意识,进而也使学生主动寻求机会参与企业的实践实习,完全依靠学校、学生被动等待实践实习机会是无法真正培养起应用实践能力的。因为培养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是通过实践环节完成,而仅仅记住一些书面知识是无济于事的。但如果教师不了解企业实际情况,不参加实践过程,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可以说,单纯的理论灌输是没有生命力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对理论知识根本没有兴趣的学生。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按照现在的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单一培养方式,基本上不可能培养出应用型人目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同质才、技术型人才或技能型人才的,因为这些人才都是在实际做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而非是被灌输出来的。课堂理论教学确实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但也是在教师的教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况下发生的,不然,理论教学就可能变成了无效教学。从实际情况看,课堂教学的最大作用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非在于灌输系统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点在于灌输系统知识,而且运用考试的手段来强化,但学生并不知这些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混沌中度过了差不多四年的时光,他们往往是为了学分而死记硬背一些东西,这些东西过后都返还给老师了。而且大量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只能进行浅层学习,无法进行深入理解学习,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真正的学习就是学生采用探究式的方式进行,而非被动地接受学习。高校只有改变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特别是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和评价方式改革,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五、转型发展的机制建设:如何促进校企双方有效合作

     现在高校普遍感受到与企业合作比较困难,认为企业的营利性目的太强,没有公益心,不乐意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场地等。那么,该如何来激发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呢?这确实是困扰绝大多数高校的一个棘手问题,也是转型高校必须应对的一个挑战。

     对企业不积极参与学校实践实习工作首先应该从高校自身找原因。高校需要反思的是:高校开展的实习实践活动是否真的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真的从这个方面进行设计的话,企业是比较欢迎学校进行的实践实习活动的,因为这相当于为企业提供了一次体检机会,能够帮助企业查找问题和促进企业改进。如果学校的实践实习活动仅仅是简单地参观一下,不能对企业发展产生任何促进价值,那么企业当然是不欢迎的。所以,单方面要求企业配合也未必合理。合理的机制必然是一个双赢的机制,从而也是一个良性的相互促进机制。企业必然希望从合作中获得益处,没有益处他们就没有积极性,毕竟他们是依靠营利来生存的。这就要求高校首先在人才培养定向上是应用型的,其次教学内容上是联系实际的,而非一种空洞的理论教学。所以,高校一旦具有应用导向,具有探究问题意识,就容易获得企业的青睐,也容易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如果高校坚持自己的理论教学导向,对实践问题不关心,对于实践教学也仅仅是一种应付公事的态度,那么企业也不乐意做这样的被动配合者。

   故而,高校办学首先必须具备明确的应用导向,使企业感受到高校就是自己发展可依靠的伙伴,有了这一前提之后,后续的合作活动才容易开展,否则搞“拉郎配”的活动是没有意义的。其次要求高校必须具有很强的社会服务意识,在希望企业主动配合的时候一定要想到究竟能够为企业做什么。再次要求高校的实践指导教师确实是一个技术行家,不仅能够指导学生实践实习,而且确实能够帮助企业把脉,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咨询意见。最后,也要求高校的实践实习课程不应该由高校自己关起门来设计,应该与企业进行联合设计,这样的话不仅企业能够进行针对性的配合,而且企业也可以从中选拔自己中意的人才加入自己的团队,从而为双方合作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前景。这说明,要建立双方有效的合作关系,高校的社会服务意识应该放在优先的位置来思考,真正建立应用导向的课程体系,建立一支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团队,从而才能应答企业的需要。厦门理工学院提出建立“亲企业型”大学,这说明高校只有首先具有社会服务意识,才能主动拉近与企业的距离。西方高校提出与企业建立“伙伴型”关系,也是这个目的。另一方面,企业没有合作的动机可能就在于高校无法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服务,或者说明高校根本不理解企业的需要,这样就导致了两者关系的疏远。当然,政府没有搭建双方合作的机制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西方的一些国家,法律规定企业必须为高校提供一定的技术服务并作为企业等级认定和享受税收优惠的标准和依据,这就能够激发企业与大学主动接近。

  当然,如果企业具有长远战略规划的话,它内心必然是亲近知识的,也应该是亲近大学的,因为企业发展的竞争力最终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必然需要知识的支持,而大学恰是提供这种服务的理想人选。而大学认识到为企业服务也是自身内在的任务目标的话,就会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主动接近企业,从而建立一种相互协作的伙伴型关系。做到这一点,学校与企业开始走向融合状态,也会彻底解决高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的两张皮状况,也会吸引大量教师主动投身企业实践,)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有机流动。

    当然,要做到这一步,高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评判标准必须改变,必须丢弃传统的学术型评价路线,以为社会服务的成绩来评判教师。进而也要求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对学校评价中,不能再采取传统的评价标准,应该更多地听从市场的声音,从满足市场需要的角度来评价高校。有了这一转变,高校管理者才敢放心地去改变自己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否则,高校管理者要大胆迈出这一步还很难。在此,新成立的应用技术高校联盟应该主动作为,为建立新的评价标准探路,引导政府主管部门在评价方式上进行转变。因为只有团队的力量才是迅速有效的,从而也容易带动办学观念的转变。

     (转自《江苏高教》2016年第6期,作者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教授、 博士)

关闭窗口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10 陕ICP备 06001643号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