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 高教动态 | 理论探讨 | 转型发展 | 教学改革 | 政策法规 | 研究园地 | 资料下载 | 友情链接 | 学校主站 

今天是:
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研究园地>>研究成果>>正文
 
转变观念,博采众长,开拓创新,走具有安康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之路
2016-09-19 20:01  

                                       2013-10-08 16:28

                                            张东红 

    2013年6月16—22日,我有幸到南京金陵科技学院、南京晓庄学院、南京工程学院以及南京林业大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交流活动。分别听取了南京兄弟院校领导对各自学校的总体介绍,参观了部分实验室,听了4场专题报告,与对口部门进行了4次深度交流,深受启发。我主要从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机制、学科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双师”队伍建设以及教改等方面进行重点考察学习,下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学习与借鉴

   南京四所高校在办学中有四大共性特点。

    1.保持和传承原有特色,凝练应用型大学新特色。具有职业大学前身的金陵科技学院(职业大学,农专)突出应用技能和职业技能培养,应用性,职业性的特色在办学和人才培养中有充分体现和传承。具有很强师范背景的晓庄学院,巩固和加强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优势(小学教育,学期教育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保持传承师范特色,积极拓展应用型专业(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光电子,社工专业等)。作为前身为国家示范性高专的南京工程学院(机械高专,电力高专,工业学校),保持工科为主,把“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校企合作、产学研相融、注重实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这一特色相凝练。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的南京林业大学是一个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

    2.紧紧围绕和依托地方产业和行业办学,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南京金陵科技学院把服务南京经济与社会发展作为使命,坚持“融入南京、扎根南京、服务南京、贡献南京、引领南京”的办学思路,走面向南京的区域成长发展道路、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建设道路、应用科技引领的强校道路。结合南京政府打造南京软件名城的战略目标,金陵科技学院加快了推进南京软件科技大学创建,已报教育部审批。

    南京晓庄学院围绕产业结构和地方行业,07年起进行专业调整,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依托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和心理健康研究所的“陶老师工作站”成立了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十八年如一日,坚持为南京区域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已成为南京市文明城市和基础教育的一个窗口,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学校的传统教育活动——“国旗下讲话”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

    南京工程学院以行业和产业为背景,形成产学研合作的鲜明特色。产学研合作作为该校发展战略。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了学生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

   3.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地方性、应用性办学理念落实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产学研合作、规章制度、管理服务保障等各个方面。下面主要以金陵科技学院和南京工程学院为例介绍其具体做法和措施。

  (1)学科建设:金陵科技学院的二级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根据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以及南京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打造南京软件名城”,把原来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扩展更名为“无线通信及软件”和“信息处理及软件”2个二级学科,贴上了软件这个特色标签,以此来加强软件应用,打造特色学科,同时,通过特色学科建设来支撑专业的特色凝练;在学科方向凝练上,结合南京行业和产业的技术需求,根据信息技术学院自身专业设置和师资来凝练学科方向,科研项目结合行业和地方的应用性研究比重大;在科研项目定位时,就已经注重科研成果转化,重视横向项目与企业合作研发产品,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其结果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专业建设:紧紧围绕和依托地方产业和行业办学,开办专业,完成了专业改造,以突出专业的应用型,使得开设的专业在地方和当地行业上容易找到支撑,为产学研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信息技术学院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这些专业在南京地方区域均有通信电子软件类行业和地方产业的支持、合作研发以及就业的刚性需求。根据地方行业发展需求,今年又申报了网络工程专业。

  (3)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了与办学定位相适应的,有助于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的相关措施和政策。一是推行了人事代理制度,解决师资不足问题;二是实行了人才引进与考核制度,人才引进权利下放到二级学院,同时又把对二级学院的考核和对引进的人才考核相挂钩,确保引进的人才对学科专业建设的贡献;三是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采用“送出去,引进来”的措施,通过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来保障该措施的落实。如南京工程学院和南京金陵科技学院在职称评定中要求,把具有1年的企业工作锻炼经历作为职称评定的基本要求之一。

  (4)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践集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借助企业硬件资源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借助企业软件资源,创新实践内容、教学和评价方式,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来实施综合实践项目实施计划,着力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引入了企业项目案例进行嵌入式教学;为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开设定制班,如为苏宁电器开设苏宁班;借力产学研合作,提升教师的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5)产学研合作: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在学校内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院)、培训中心,职业鉴定中心(所)、实习和生产工厂。校企合作实验室均有相应的横向课题和产学研合作项目,已取得较好成效,同时借力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研发能力与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金陵科技学院与金蝶软件科技公司深度合作,在校内联合成立了信息分析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智慧企业管理软件工程中心、南京市企业管理软件行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美国福禄克公司联合建立了福禄克实验室、福禄克授权认证训试培训中心,与著名半导体企业成立了飞思卡尔创新实验室等。南京工程学院在校内成立了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南京市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所,与日本三菱企业、德国西门子公司、飞兆电子等在校内联合建立了示范实验中心与生产实训基地,有力支撑了该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

    4.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理念深入人心。 听了南京四所学校领导的报告,与对口部门进行深度交流,考察参观了实验室,与专任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交流。总体感受,无论是学校领导层、中层领导,还是教职员工,在说法以及行动上,对本校的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思想和意识以及工作落实高度统一,已经深入人心。南京四所高校的共性特点体现了应用型大学的最基本办学特点,其具体措施和做法是值得我校学习和借鉴的。通过对口交流、专家报告、座谈讨论以及实地参观考察,我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一些工作理念、思路和实际做法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和认可。

    二、思考与启示

    在赴南京前的培训动员会,学校领导指出,安康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定位是准确的,如何借鉴他校办学经验,落实我校办学定位与目标是此次培训学习的主要任务。

    与安康学院相比较,南京四所高校具有3大优势,无可比拟。一是区位优势。地处南京,产业和行业优势明显,特别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猛,为当地高校提供了很好的外围环境。二是生源优势。生源质量较好,多数专业提档的高考成绩接近一本线,学生基础好,学习主动性强。三是资金优势。参观交流的院校多年以前均完成了新校区建设,基本没有资金负担,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科研平台建设等都有很好的经费支持,办学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安康学院地处经济欠发达的陕南,去年刚刚建成新校区投入使用,目前处于办学的最困难时期。资金和人力资源缺乏,同时也缺乏本省市相关政策的有力支持,如何走“有特色,高品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之路,是我们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升本后的7年,安康学院一直在努力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之路,走开放办学之路,做了一系列积极的改革,建立一些好的制度,树立了一些好的思想观念,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完成了两个转型(由专科向本科转型,由单科向多科转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当地民众的认可和肯定。但是,也存在诸多的困难和困惑,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南京高校的办学理念、工作思路和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南京高校所具有的3大优势是我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无法拥有的,这意味着,南京院校的某些政策和措施对我校来讲,是无法复制的,我们不能完全模仿或套用。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博采众长,开拓创新,走具有安康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

    根据学习考察培训的体会,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一些建议: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正确理解应用型本科的内涵。 应用型本科不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面对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既不同于普通本科,也不是3年制高职高专的增容。和普通本科相比,更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和专科层次相比,强调一定的基础教育,强调一定的后继发展。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遵循本科人才培养自身的教育规律,同时突出实践,强化应用。既不能因为培养本科层次人才,而沿袭了普通本科的教育模式,办成了学科型、研究型的本科;同时,也不能因为突出应用而削弱了基础理论的教学,办成了高职高专,应该是互相补充,扬长避短。应用型本科有4个共同的特点:第一,以 培 养 应 用 型 人 才 为 主。第二,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第三,以教学为主。第四,以地方为主。

    2.结合现有的专业和师资,积极调整科研方向,进一步把科研方向凝练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方向上来,紧紧围绕和依托地方产业和行业进行专业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我校存在学科建设和学科方向凝练没能够很好地支撑专业建设,存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两张皮的现象。借鉴南京兄弟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方法和措施,建议我校立足安康地区,利用自身所处的地缘优势,调节科研方向,适时进行专业改造,把学科和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进一步结合起来,从而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与地方企业和行业对接,为产学研合作奠定基础,有利于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把学科研究方向凝练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方向上来,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和行业进行专业建设,不能停留在一个口号或者概念上,需要制度和评价上的保障和配合。如,在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的评审以及验收上,产学研、服务地方的目标和成果应该有充分体现。

    3.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改革。我校学生高考入学成绩偏低,学习基础较差,部分学生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更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因材施教、学以致用。因此,我们应积极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适合信息时代的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要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变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推进教学信息化,可以利用我校的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加强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通过网上答疑辅导,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以外的教学活动延伸,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师引导作用,增强师生的交流,提高“教”与“学”的效果。积极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方法,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全面积极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平时成绩+期末闭卷考试的评价模式不能够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对一些课程的考核进行改革。

    4.加强教学改革成果的应用,重视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我校重视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年都进行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校级项目立项,但是存在“重立项,轻验收”现象。教改成果更多的是论文,实用性较差,教改的成果很少应用到我校的教学实践中;与行业和企业合作,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横向科研项目比重很小,多数科研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走出实验室,完成科研成果转化的很少。这些都反映了我校教改和科研在应用性研究不彻底,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的能力还很薄弱,对校级教改和科研的评审立项和验收应该引导到地方性、应用性的方向上来。建议学校出台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教改立项时要重视预期成果的现实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推广性。充分发挥优秀教学成果对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在科研定位时,应注重预期成果的转化,加强与地方企业和行业的对接,把校级科研项目作为预研项目,为将来从企业争取更多的横向项目打好基奠。

    5.建立和完善与我校办学定位相匹配的政策和机制。我校在考核评价体系、学科专业建设措施、师资队伍建设措施和人才引进政策、职称评定政策以及服务保障体系等改革方面一直在努力地尝试和探索,并得到阶段性的成绩,但我校的政策和机制仍然存在与办学定位不完全匹配的问题,在某些方面上还存在政策盲区。建议如下:

  (1)考核评价体系应充分的体现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绩效。如果把学校各院系、部门以及教职员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所作出的贡献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中,就可以充分发挥政策的指挥棒作用,使得学校各院系、部门以及教职员工都能够积极主动地紧紧围绕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创造性地开展相关工作。

  (2)完善和改革人才引进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和政策。一是建立人事代理制度,按照实用性原则和岗位聘任目标责任制引进人才,解决师资和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问题,校内实现同工同酬,以保障人事代理师资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二是对人事代理的师资、专业技术人员、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聘用的办学顾问专家的岗位配置应落到实处,同时应该有相应的量化考核体系支撑,以确保达到“为我所用”的预期目标和效果。三是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可以根据学科专业建设需要,优先考虑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硕士研究生,甚至具备丰富行业项目经验的高级项目经理,形成学科的工程力量。

  (3)研究和改革校内职称评定政策。职称评定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校内的职称评定政策具有非常强的政策导向作用。目前,我校的职称评定体系采用量化积分方法,积分项目分为教学工作量,教学满意率,教学评价,教研科研工作量,综合项目等5项。这种量化评定体系有个明显优点是让教师明确了工作努力的方向。建议能够把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所做出的成绩在职称评定体系中占有一定的权重,如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以考核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考试改革、实践教学应用成果,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和推广等。充分发挥职称评定政策这个指挥棒,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

  (4)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开发办学配套的机制和政策。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虽然我校也一直积极倡导,但是有些工作存在政策盲区,如,校企合作实验室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的配套政策目前还没有,当一个校企合作实验室建成后,如果配套一定的资金作为该实验室的研发项目经费,将极大的推动校企合作实验室的工作。

  (5)创新管理体制,选择条件成熟的系部改制为二级学院。目前,大多数高校按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设置二级学院,二级学院成为学科建设的载体和一级管理组织。学校管理模式由原来校系纵向管理逐渐向扁平式管理发展,形成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结合我校实际,建议选择条件成熟系部改制成二级学院。有两点好处,一是便于对外交流,开放办学;二是在二级学院下,按照专业大类设系,由系主任和专业负责人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形成较大的教学科研管理团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中。目前的现状是,系部很多工作都是集中在主任,副主任层面上,教研室主任更多的是执行任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考的较少,会出现理解不到位,执行力不强的现象。

    (作者系安康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

关闭窗口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10 陕ICP备 06001643号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