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 高教动态 | 理论探讨 | 转型发展 | 教学改革 | 政策法规 | 研究园地 | 资料下载 | 友情链接 | 学校主站 

今天是:
专业建设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正文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基于对“厚基础、宽口径”的反思
2016-09-18 23:15  
 
董 毅

      教育部曾就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性指导意见,但把握好“厚基础、宽口径”的度,并结合不同类型高校的实际,对指导高校建设与发展十分必要。

      一、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理念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知识面较窄、缺乏人文素养及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其质量难以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育部早在20世纪末就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原则性指导意见。很多学者和各高校不仅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改革,而且还就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厚基础、宽口径”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地探索。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在思想观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对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但也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过分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存在不少弊端。如唐惠玲、刘志军认为,“厚基础、宽口径”难两全,在一定的教学课时下,厚基础,口径就必须窄;宽口径,基础就必然薄。两者是有矛盾的。孙莱祥、周洪林认为,太重基础导致迷信权威、思维定势,太重基础导致负担过重、兴趣丧失,太重基础会把旧基础静止化,不利于新基础的诞生。

      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对“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重视,也反复强调,各高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并达成了共识,但时至今日,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或者说是十分不理想。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理念,正确认识“厚基础、宽口径”的科学内涵,全面领会“厚基础、宽口径”的精神实质。切实把握好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首先,“厚基础、宽口径”是相对的。从一般意义上讲,把“厚基础、宽口径”确定为高等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是无可厚非的,它强调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的培养,突出的是“全面”人才的培养。但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是不同的。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相比,本科与专科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相比,以上的前者要求的口径相对较宽,基础相对较厚。其次,“厚基础、宽口径”不能理解为培养全才。如果把“厚基础、宽口径”理解为要培养具备各种能力的全才或准全才,那肯定是错误的。要求把学生培养成无所不能的全才或准全才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无论怎样发达的高等教育也无法培养出全才或准全才来,否则高校的专业划分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第三,“厚基础”的重点应该放在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上。应当走出“厚基础”即加大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时的误区。“厚基础”中的“基础”是指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厚基础”的重点应该放在通过实践教学,加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上。

      二、“厚基础、宽口径”不适合新建地方本科

      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2002年,教育部就明确提出了新升格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型本科与学术型本科存在诸多不同。在培养目标上,学术型本科培养的是学术研究型人才,主要是为升入研究生教育做准备的;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各行各业中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培养规格上,学术型本科以学科体系为本位,注重学术性,重视学科知识自身的系统性和理论性,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型本科以行业需求为本位,注重知识的复合性、现时性和应用性,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同时培养学生要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厚基础、宽口径”比较适合学术型本科而不适合应用型本科。其理由如下:从理论上来看,职业成长的潜力更多地取决于学习能力,而不是基础知识的宽与厚,因此没有必要过多地强调“厚基础、宽口径”;从实际上来看,四年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要兼顾“厚基础、宽口径”,又要“重应用”,在实际操作上是不可行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懂得取舍,才能真正有所作为。从“科学定位、分类发展”看,各类高校都有各自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如果所有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都搞“厚基础、宽口径”,显然不符合“科学定位、分类发展”的原则。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选择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理念,按照“应用型”的顶层设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看,如果大家都一味地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必然导致目标趋同,课程类似,缺乏个性,难以打造地方特色,不符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地方性”要求,这不仅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难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此外口径的宽窄应该与行业发展相适应。应用型本科应该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专业口径的宽窄应该与行业发展相适应。不同行业的复杂程度及与其他相关领域的互通程度很不相同,也就决定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口径必然是宽窄不一。片面地提倡专业“宽口径”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并不合适;过于强调“厚基础、宽口径”,不符合新建地方高校的实际。新建地方高校本科办学历史不长,积淀薄弱,与学术型本科高校相比,师资队伍相对较弱,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如果选择“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受到师资水平的限制,而且还会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兴趣丧失。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蓝图,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指导性文件,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培养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时要遵循以下设计思路:(1)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的人才培养定位。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的人才培养定位,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特色。地方性,就是坚持培养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应用型,就是坚持办应用型本科教育,着眼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程化,就是着力于学生的工程化思想与工程化能力的培养。(2)树立“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能”的设计理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能”的设计理念来精心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是“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能”的上层设计;“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能”是“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的要求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的体现。所谓“实基础”的“实”,是指实在、实用,即基础应该真正成为能力发展所必需的基础,也就是说,基础理论知识应该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同时,“实基础”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通过实践,运用理论,加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特别是自我学习能力,发现问题方法和解决问题能力。所谓“适口径”,是指适当拓宽专业口径,在专业内设置不同方向的课程模块,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增强学生适应性。口径要合适,不宜太大;同时,口径设置要适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以满足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所谓“重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重视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在学习方法上要引导学生多动手。所谓“强素能” 的“强”,是指强化,即强化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这需要改变原来的学科教学模式,在一些专业上倡导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以“用”导“学”,以“用”促“学”,从而真正把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联系起来;同时,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职业能力、后续发展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综合素质。(3)构建相对完整、较为系统的理论教学结构体系。按照“实基础、适口径”的思路,设置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构建全院统一的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并按学科大类或一级学科构建相近专业统一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以行业为背景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含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限选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三个子模块);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设置跨学科的公共选修课程模块。遵循整体优化、适用化、地方化的原则对平台和模块内的课程内容进行精选、重组和更新;坚持“公共课适用、基础课够用、专业课实用”原则,增加选修课,改革体育课,开设专业导论课,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要,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在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与专业特色形成的同时,也为实践教学预留了充足的学时。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从学生一入学,大学主要努力的方向就是使他们能够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和创造新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应该围绕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来组织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在教学计划中,按方法体系设计课程;在课程中,用知识来展示方法,特别关注基本技能的必要性、基本方法的系统性,而将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系统性留给掌握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学生去完善。(4)构建多类型“三层次三结合”的实践教学结构体系。按照“重应用”的思路,围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数,整合实践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基础实验技术系列、专业实验(实践)技术系列和模块实验(实践)技术系列等内容,构建“三层次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包含基础层、提高层和综合层的课内实践教学,同时强调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生产实际、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减少验证性实验比重,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的比例,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真题真做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5)构建结合专业特点的素质拓展教育结构体系。按照“强素质”的思路,通过统筹设计教学活动和开展素质拓展训练,逐步将素质拓展教育结构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同时要与产学研工作相结合,推动大学生参与科研,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与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各类专业证书教育、各类专项培训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与学生社团工作相结合,促进学生广泛参加各类科技、文化活动并鼓励教师有效指导,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求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紧紧围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遵循“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能”的设计思路,按照如下“十性”来设计制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一是注重整体设计的系统性。整体设计,即构建出专业课与基础课相衔接,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较为完整、系统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学科基础平台、应用能力平台、基本素质平台三个课程平台,每个课程平台都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从第一学年到第四学年,学科基础平台和基本素质平台的课程逐年减少,应用能力平台的课程逐年增加。公共基础教育课程模块全院统一,专业基础教育课程模块大类一致,加大选修课程的开设比例。二是保证安排次序的科学性。课程(模块)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要有机联系,内容相互配套,进度相互衔接。三是注意实施操作的可行性。培养方案是组织教育教学的计划,不是纸上谈兵,必须符合学校实际,做得到,行得通,可操作,切实可行。四是重视方案评价的社会性。聘请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教学管理经验的社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或经济师、会计师等)、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院内有关专家、学者组建若干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负责审定相关专业的设置与发展、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课程设置、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教学设计与评价等,并按照应用型人才要求与行业和市场的需要,向学院提供咨询和建议,吸收用人单位的意见修改培养方案,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加贴近社会需求。五是突出培养目标的应用性。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突出专业培养目标的应用性。比如将“初步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熟悉生物产品生产的工艺过程,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产品设计、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六是凸显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和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个性需求为依据,坚持以实用性原则来选择课程内容,妥善处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的关系。一方面,要依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设置基础课;另一方面,要根据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方向课,将“实基础、适口径”与“地方适用”结合起来,打造人才特点。七是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大实践教学的份量,注重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时上,要提高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解决实验实习课时比重偏低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要从知识灌输转向指点启发,从重理论讲解转向重理论运用,从技术仿真学习转向技术应用实践,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上岗所需的技能技术。在实践理念上,要树立“大实践”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统筹安排课内外实验、实习、设计与活动,将实践锻炼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固化为素质,转化为能力。八是体现学生素质的综合性。人类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为适应新世纪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突出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基础,还要求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综合素质,构建学生的素质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职业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使其毕业后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九是强调学生主体的参与性。倡导现代学习方式,从知识灌输转向指点启发,从技术讲解转向参与体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十是倡导思维的创新性。结合教学,积极开展各类学科专业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摘自《高教探索》2010年第3期;作者单位:蚌埠学院教务处)

       

关闭窗口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10 陕ICP备 06001643号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